工程案例
把办公点“搬”到群众家里

时间: 2024-08-12 12:56:22 |   作者: 工程案例

  在《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写明了“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管理机制和常态化推进机制”等内容。

  落实好这些跟人民群众利益高度相关的改革要求和任务,数字化是着力点之一。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把办公点“搬”到群众家里,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有利于更好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甚至“让群众不跑腿”,促进获得感量质齐升。

  “泛在可及”指的是基本公共服务获取渠道的多样性和获取途径的便易性。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能否方便及时地获取高质高效的基本公共服务,慢慢的变成了衡量一个地区综合治理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尺。在农村及偏远地区,当地群众往往面临出门办事远、办事成本高、办事效率低等“末梢堵塞”难题。数字技术的出现,可以轻松又有效助推线上线下基本公共服务融合发展,丰富办事主体获取服务的方式方法,降低获取服务的难度和成本。

  客观讲,随着基本公共服务渠道建设的全面加强,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已能较为广泛地做到把优质服务送到群众身边,确保群众实现“就近办”。数字赋能则使基本公共服务的触角进一步延伸,相当于把办公点从政务大厅搬到了群众家里,即使是农村及偏远地区群众也能轻松实现“网上办”和“掌上办”。

  要注意的是,“搬”到群众身边和“搬”到群众家里是不一样的。后者比前者标准更高,这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泛在”必须注重精准度,“可及”必须体现真实性。指导群众在手机上装几个服务类软件,进门教一下怎么用,这还不能叫“搬”进群众家里。把群众需求底数摸清,有明确的目的性地提供数字化服务,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搞大水漫灌,不贪多求全,在泛在可及中多“搬”一些,扎扎实实把一个小单元的数字化公共服务做好,使其能用、管用、好用,这是要有的清醒认识。

  数字时代,智慧便捷的服务理念形成了与时俱进的丰富内涵。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不仅线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开始转向集约高效,数字赋能为线上基本公共服务也带来了新突破。当前,线下基本公共服务事项原则上应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实现统一受理和一站式办理,确保群众线下办事“只进一门”,避免不必要的折返跑路。而线上也要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打破基本公共服务“数据孤岛”与“数字壁垒”,实现群众线上办事“一网通办”。

  数字赋能折射基本公共服务速度,需要在智慧便捷中快“搬”一点。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从办事主体需求出发,精准牵住“高效办成一件事”这个牛鼻子,一直在优化基本公共服务,提升行政效能。要持续加强在线基本公共服务配套软件与硬件建设,贯彻成熟稳定、适度超前的原则,创新开展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服务场景中的应用。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完善政务数据共享责任清单机制,从源头加强数据安全治理监管能力,依法依规共享使用政务数据。

  数字化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是数字政府建设的应有之义。近年来,随着网络的迅速普及和新技术的快速迭代,不一样的地区、不同群体之间数字设备、数字技能的可及性差异逐渐加剧了数字不均衡现象,数字鸿沟在无形中产生并日益扩大。

  公平普惠既包含基本公共服务在不一样的区域间配置的公平协调性,也包括基本公共服务在不同社会群体间分配的合理性。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尽力打破城乡之间的数字壁垒,弥合不一样的地区间的数字鸿沟,也要关注到不同群体间尤其是老年人、残疾人等那些容易被遗忘的特殊群体的数字权益保障,及时回应“数字”对信息公平的诉求。

  数字赋能彰显基本公共服务温度,需要在公平普惠中深“搬”一步。要统筹推进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发展,加快建设和运营城市偏远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数据基础设施,加快数字设备适老化改造和信息无障碍建设,加快弥合不一样的地区、不同群体间的“设施鸿沟”。要全方面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尤其是着重补强农村及偏远地区群众数字技能培训,通过为“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提供陪同办、代理办、优先办等服务,尽力缩小不同群体间的“技能鸿沟”。要加强社会数字化变革的宣传引导,帮助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年群体转变思想投入数字化潮流,支持培养相应的能力以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协同发展,鼓励消除不同群体间的“智能鸿沟”。

  从过去的情况看,各数字系统之间融合度不高,数字公共服务的碎片化特征明显,这也给基层工作人员和社会公众带来额外负担。要逐步破除各部门各地方对公共数据的垄断思维、本位主义,准确界定公共数据范围,明确公共数据处理全流程全周期中各方主体的权利义务,减少中梗阻,让硬件之“遍”、软件之“便”、理念之“变”在人民群众那里真正地可感可及。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沪公网安备 沪ICP备11010836号-1